LOGO

www.szxgcc.org

【寻韵兴国】潋江书院:伟大领袖毛泽东住过的书院

赣南地区自古以来便书院林立,在众多书院之中,有一所书院格外引人注目,那便是位于赣州兴国县的潋江书院。

潋江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(1738年),由当时的兴国知县徐大坤创建,之后历经多次重修增建而日臻完备,成为赣南地方教育的重要载体。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,距今仅280余年的潋江书院并不算历史悠久,但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辉,其不仅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,更有着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,是一所集客家文化、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古代书院。

承载客家“崇文重教”理念

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,自中原地区“衣冠南下”的客家先民不但给赣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,也带来了中原的教化之风。客家先民大多出自书香门第、官宦之家,秉持着“诗礼传家”的传统理念,重视子女教育,崇尚读书明志。而当时的赣南偏远闭塞,生存环境恶劣,外出谋生和科举出仕是客家人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,但这两条道路都建立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。因此,读书就成为了客家人心目中的头等大事,兴学育才蔚然成风,“崇文重教”也成为了客家文化的典型特质。

潋江书院是赣南地区著名的古代书院,堪称客家人“崇文重教”优良传统的缩影。兴国县自宋代开始兴办书院,明末战乱频仍,书院逐渐荒废。清乾隆二年(1737年),知县徐大坤到任后,有感于兴国浓厚的求知向学氛围,决心兴建一所书院供学子读书。修建书院的想法一经提出,就得到了众人的积极响应,徐大坤亲自题名为潋江书院。潋江书院建筑富有客家特色,雕梁画栋,气势恢宏,散发着浓厚的书香气息,院中存有许多门榜、彩绘、浮雕,主旨内容多是勉励学子修身明志、勤学苦读,如门庭之上的“秀汇双江”匾额、讲堂屋檐下的诗画相间彩绘、魁星阁顶棚藻井中的“鲤鱼跃龙门”浮雕等等,既寄托着期望学子们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,又流露出浓浓的教化意蕴。

为提升书院的教学效果,潋江书院不但为山长提供优厚的待遇,还为成绩优异的学子发放津贴。在良好读书氛围的影响下,潋江书院学风兴盛、人才辈出。清末废除科举后,客家人读书热情不减,并于民族危难之时毅然捐资筹办新学。1923年,兴国县47个乡联合募集经费,利用原潋江书院的校舍,创办了兴国县平川中学,逐步开设了国文、地理、数学等课程,后又举办平民夜校,工人、农民可免费入学,为赣南近现代平民教育的发展贡献了力量。

见证毛泽东土地革命思想发展

潋江书院不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,同时也是赣南地区著名的红色书院。中央苏区创建时期,毛泽东曾多次到兴国指导革命工作、开展农村调查,其间曾居住在潋江书院文昌宫。在兴国,毛泽东的土地革命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,而潋江书院则是这一过程的重要见证者。

1929年4月中旬,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三纵队进入兴国县城,后率警卫排驻扎在潋江书院。彼时正值春耕时节,毛泽东经常白天深入田间地头,一边与农民共同劳作,一边调查农村实际情况,晚上回到潋江书院后,就在灯下奋笔疾书,整理资料,常常工作到深更半夜。当地的干部群众得知毛泽东住在潋江书院,欣喜不已,经常前来拜访,潋江书院的魁星阁就是毛泽东当初接待来访干部群众的地方。

在这里,毛泽东与他们深入交流讨论,进一步丰富了有关农村土地问题的调查资料。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,依据中共六大会议精神,毛泽东在潋江书院起草制定了《兴国土地法》。与此前的《井冈山土地法》相比,《兴国土地法》作出了一个“原则的改正”,即将《井冈山土地法》中规定的“没收一切土地”改为“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”,这一修改既明确了地主阶级是土地革命的主要打击对象,又有效回应了农民的土地需求,从而使得土地革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拥护,兴国农民参军参战热情也空前高涨,革命队伍迅速扩充。诞生于潋江书院的《兴国土地法》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一部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法律,不仅在指导土地革命斗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也为苏维埃政府后续几部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理论基础。

为全面贯彻《兴国土地法》,更好地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,毛泽东还在潋江书院的崇圣祠内举办了一期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,学员共计48人,毛泽东亲自编印讲稿并主讲。在毛泽东的直接影响下,潋江书院从一座普通的书院变身为土地革命火种的播撒地,为土地革命的开展培养了一批领导骨干,我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当年就是这个训练班上年龄最小的学员。

推动兴国革命事业勃兴

潋江书院之所以被称为红色书院,不仅是因其与毛泽东的深厚渊源,更在于其为兴国革命事业勃兴所作出的重要贡献。

早在毛泽东第一次来兴国之前,潋江书院就已经是共产党在兴国的重要活动地点。1926年9月17日,在中共赣州支部书记朱由铿的指导下,中共兴国县支部干事会在潋江书院(平川中学)成立,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兴国建立党组织的开端。其间,邱会培等人还利用在平川中学任教员的机会,积极向学生们传播革命思想,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参与革命工作的热情。1928年冬,邱会培等人在平川中学建立了中共平川中学支部小组。同年12月,平川中学两名学生党员带领100多名同学捣毁了兴国反动资本家的商店,并击退了围攻学校的商团武装,一时令当地的地主豪绅震恐不已。

1930年3月,兴国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,选举产生了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及执行委员,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。办公地点初设在陈家祠隔壁的萧宝春家,同年冬迁至西街越国祠,后再迁至潋江书院,直至1934年10月因国民党军队占领兴国而被迫转移。兴国县苏维埃政府驻潋江书院期间,组织和领导当地群众全力支持革命工作,在扩军支前、慰劳红军、推销公债、粮食动员、节约运动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,多次获得上级表彰,成为苏区的模范。1934年1月,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结论,盛赞“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,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”。毛泽东还专门题写了“模范兴国”4个字送给兴国的代表同志,以资鼓励。如今潋江书院悬挂的“模范兴国”牌匾就是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发的“模范兴国”奖匾复制而成的。此外,潋江书院的教室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数条红色标语,是苏维埃时期兴国革命活动的珍贵历史见证。

历史已经远去,但记忆从未消失。曾经的潋江书院承载客家传统、见证岁月峥嵘,如今的潋江书院延续红色根脉、传承革命记忆,将在新时代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。

来源:兴国县人民政府官网

关注微信公众号